為什麼我們要讀書?
為什麼我們要考試?
這
到底是為了什麼?
前幾天,有一位高二的學姐問了我:「為什麼我們要讀書?讀了書可以幹嘛?」那位學姐是一位段考總是全校前幾名的人。當她問我這個問題時,我嚇到了。
我是一個很不會讀書的人,但因為父母的不斷堅持,我上了高中。一所不像那前幾志願散發閃亮光芒的學校,甚至邀請同學來我們學校的校慶時,他們總問:「在哪裡啊?」
它,位於環南市場旁,夏天臭氣連天,一個每年級只有九個班的小學校,大理高中。我並不覺得我的學校很可恥。雖然,它並不像其他學校的名聲那麼光鮮亮麗,但那還是我考上的學校,我是學校的一份子。在我們學校中,也有許多和我一樣的人,被父母逼得上高中,而自己到底為什麼要上高中也搞不清楚。
為什麼她要問我?或許她已經問過許多個朋友了,然而還是沒有人可以回答她。我,對於成績的感覺已在國小時就迷失了,那跌到谷底的痛已經嘗過了,而我是被麻痺,還是我自己在逃避也分不清楚了。上了國中後,我讀書就如向無底洞投下一顆顆了石塊希望把它補滿,但結果總是令人失望,那成績永遠無法向上爬。
那位學姊,是一位從國中就很拚命的學生。但北北基當天考運和身體狀況不是很好,因而考上了這間學校。大考,就如實驗一般,實驗時只能有一種操縱變因,但大考人人都不同,而操縱變應就不可能只有一個,人人都說當天狀況不好這些話都只是藉口,或許對有些人來說真是如此,但因為只是少數而被忽略。這個實驗在我們這屆(只考一次基測),沒有以往的這次沒考好幾個月後再加油這件事,而是一次定生死。對一些人來說,根本就是在解開定時炸彈,若剪錯一條線壓根必死無疑。這樣是在減輕壓力嗎?還是.........增加呢?
我們為什麼要讀書?許多人的答案想必很老套,因為要找工作啊!現在工作很難找!雖然媒體報導都說失業率高,大學生找不到工作,但在同學父母的公司中傳出缺人的現象,缺了客服人員。她媽媽說:「真的是找不到工作嗎?我們找了很多大學生來作客服他們做一兩天就不做了。」或許是有些人仗著自己是高材生而不去工作、挑工作,挑薪水高的工作,但是他們沒有想想:那些老前輩為何可以拿到高薪?因為他們資歷夠深,一個菜鳥想要一步登天,門兒都沒有,那些前輩以前或許受過更多的苦,只是我們看不見罷了。
不是為了工作?哪是為了什麼呢?依我看是為了訓練能力,以數學來說,可以培養歸納、分配的能力,一份文件要歸納出終點,分析出其意義。國文,則是培養說話技巧,說話要有重點而非牛頭不對馬嘴,講話較有內涵。英文,現在國際間已無交通的阻隔是一個地球村,英文則是一個溝通的工具。
各項科目都可以運用在生活上,不只是因為考試而讀而已,考試只是個實驗,若失敗了重做就好不要太在意。成績,只是實驗數據,沒有其他特別意義。讀書,盡力就好,就算別人在成績上看不見你的努力,就再找找自己的長處吧~
所謂:天生我材必有用
但千千萬萬別讓自己成為一個只會作答的機器。